sunshine

丹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回复: 0

瑞浦兰钧IPO跟踪:五年跨越式增长“秘笈”探询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2-3 08: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瑞浦兰钧的极致工厂理念及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方便其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实现相同品质的产能复制。随着产能释放速度加快,规模效益将进一步凸显。

波澜壮阔的2022年已经结束,但中国锂电行业的故事远未至高潮。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大关;国外,中国新势力品牌强势出海,占到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10%。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进入“S”型曲线加速上扬的阶段,对于高品质动力电池的产能需求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作为推动能源体系变革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储能市场也进入爆发之际。
GGII数据预测,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 2025年有望达到1850GWh,相较于2021年增长4.5倍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呼唤更多能力强大的企业主体参与竞逐。对于新一批动力电池企业而言,亦是借力资本市场快速夯实综合实力、以占据市场份额的关键契机。
在动力及储能两大超级市场加速扩张之际,在技术、产品、供应链、资本方面做好大规模产业化准备的企业,将享受“天时地利”的巨大发展红利。
2022年12月14日,瑞浦兰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正式启动IPO进程。通过资本市场赋能,加速抢占迎面而来的新能源大时代机会。
通读招股书可以看到,作为行业黑马,瑞浦兰钧已经在上述方面构筑起自身的护城河,有望于动力及储能双黄金赛道保持迅猛成长态势。

跨越式增长的五年

据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瑞浦兰钧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国内前十,储能电池装机量排名国内前三。
在2021年中国前十锂电池厂商中,瑞浦兰钧自2019年至2021年按新能源应用的锂电池装机量的复合年增长率排名第一。
营收方面,2019年至2021年,瑞浦兰钧的营收分别为2.33亿元、9.07亿元和21.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0.7%;今年上半年,瑞浦兰钧的营收同比增长503.5%至40.17亿元,已接近2021年营收的两倍。
成立至今,瑞浦兰钧已获得上汽集团、IDG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战略投资方和财务投资方的支持。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瑞浦兰钧的估值为248亿元人民币。
以“动储结合”为成立至今的发展战略,瑞浦兰钧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动力电池营收占比分别为46.5%和41.4%,储能营收占比分别为40.7%和46.8%,相对维持在1:1的平衡状态。
动力电池方向,瑞浦兰钧的客户包括中国前20大造车新势力车企中的8家,以及5大造车新势力车企中的3家。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11个月,瑞浦兰钧分别新增5名、7名以及15名成熟新能源汽车客户。
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瑞浦兰钧也已经实现重大突破。据了解,2022年下半年已经完成Stellantis的欧洲电动车项目量产配套;借助吉利威睿的纯电平台,瑞浦兰钧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搭载在smart、Volvo的全球车型;2022年下半年瑞浦兰钧开发的高镍半固态电池已经送样给欧洲一家豪华车品牌,进行地面测试和跑车试验。
储能方向,瑞浦兰钧的客户涵盖家用储能集成商、光伏逆变器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EPC公司。国内,其客户包括业内知名的阳光电源、科陆电子、南瑞继保、融合元储、新源智储,采日能源、天合储能,以及艾罗能源、古瑞瓦特、固德威、首航新能源等。海外也已经开拓Powin Energy等头部客户。
为什么成立五年的瑞浦兰钧能够同时在动力及储能方面创下亮眼的成绩,并形成了优质的客户结构?高工锂电认为,这与瑞浦兰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底层研发实力、国际化开拓速度息息相关。

构建安全多元绿色的供应链

回顾2022年,锂盐价格暴涨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压力,成为笼罩在行业头顶的阴云。
为保证上游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瑞浦兰钧通过与多个头部材料企业签署长单的方式进行合作布局。
2021年7月,瑞浦兰钧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2030年前双方将实现三元前驱体、磷酸铁产品的采销总量80万吨-100万吨。
2021年11月,瑞浦兰钧与格林美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化和再制造体系。未来三年,瑞浦兰钧计划向格林美供应5 GWh的动力电池,后者则将返还3万吨磷酸铁锂或三元正极材料。
而瑞浦兰钧母公司青山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镍及不锈钢生产商(按2021年产量计),近年来通过直接控制或股权投资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努力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镍、锂及钴的开採及精炼等上游资源,正极材料、正极前驱体、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等中游资源。
青山集团的布局赋予了瑞浦兰钧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及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绿色供应链方面,瑞浦兰钧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及监管,制定了2026年电池LCA值小于50Kg CO2/KWh的零碳目标,并规划2025年零碳电池总产能将超过150GWh以上。
瑞浦兰钧的极致工厂理念采用国际化的低碳发展视角,将智慧能源管理与绿电应用结合,打造新一代零碳工厂,如温州工厂建立了光伏绿电系统,可节约标煤及等效减减排CO₂;工厂还建立了专门的热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省约70万立方米天然气用量。
通过使用绿电及精细化碳排放管理,2021年瑞浦兰钧累计交付的4GWh电池相当于减排3988t CO₂。

底层研发支撑起强大产品力

根据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瑞浦兰钧拥有1712项专利申请,其中包含503项发明专利和36项外观设计专利,在2022年一年内获授628项专利。
其董事长兼总裁曹辉博士曹辉博士个人拥有超过500项专利发明,包括PCT专利19项,其余400多项专利申请已经授权,包括发明专利35项、美国和日本授权1项PCT专利。
作为锂电池行业领域的“老兵”, 曹辉博士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个人曾牵头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2009年牵头组建了上海市较早一批GWh车用动力电池生产线,并在动力电池行业提出了多项技术创新。
在核心技术团队的带领下,瑞浦兰钧于材料、结构、系统集成创新上创造了多项“王牌”技术。
2022年8月瑞浦兰钧在北京发布“问顶电池”,其电芯内部的结构设计创新,助力铁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突破450Wh/L,领先行业指标。这项技术,据介绍,也可应用于三元电芯,助力安全性能更好的三元5系电池能满足1000公里续航要求。除此之外,瑞浦兰钧还正在开发ET电芯、“双子星”电池、半固态方形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
2022年高工储能年会上,瑞浦兰钧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易辉琼表示,钠资源较为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高度适配于储能系统的需求,有望大幅降低储能成本。

国际化步伐加速

高工锂电此前报道过,瑞浦兰钧作为电池独家供应商,配套了印尼G20峰会官方用车、也是印尼近期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品牌——上汽通用五菱Air ev。

自国民神车宏光MINIEV起,瑞浦兰钧持续为上汽通用五菱供应电池产品。配套五菱品牌的车型从2020年上半年的1款增加至截至今年11月底的超过10款,覆盖纯电及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和商用车。
去年瑞浦兰钧与上汽集团于广西柳州成立两家合资企业,建设各自年规划产能为20GWh的动力电芯及电池包工厂。根据协议,柳州合资公司对五菱后续的主力车型将享有一定的优先供货权。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出海代表,连续6年位居全国车企海外销量第一。与其深度合作,势必将加快瑞浦兰钧作为核心部件供应商的出海速度,为瑞浦兰钧的国际化业务带来巨大的协同与带动效应。
海外客户开拓方面,除了与Stellantis、Volvo等国际车企的合作进展外,高工锂电据悉,瑞浦兰钧近期拿到了印度TATA品牌的一款商用车项目定点,2023年开始交付。其三元电池产品也已经批量出口欧洲。
自2019年起,瑞浦兰钧出口印尼的锂电池储能系统已累计交付超150MWh,助力其海外储能业务提速。在今年9月的美国加州国际太阳能展上,瑞浦兰钧携最新产品亮相,展示了针对工商业储能和大规模储领域的320Ah储能升级产品。
2022年11月中,瑞浦兰钧与全球储能项目和解决方案公司E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瑞浦兰钧将向E 提供2GWh储能电芯。按照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储能领域开展联合探索。
全球本土化产能部署方面,瑞浦兰钧在欧洲和南美洲规划成立pack工厂,在东南亚规划成立电芯工厂,与青山集团在印尼的产业链布局形成联动。而今年在柳州投产的赛克瑞浦基地也可触及越南及泰国等,能够方便地接触东南亚主机厂。
截至去年9月30日,瑞浦兰钧的规划年产能达到32.7GWh,国内生产基地分设在浙江温州、嘉善,广东佛山和广西柳州。并计划于2023年底前增加产能至超过70GWh。
瑞浦兰钧的极致工厂理念及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方便其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实现相同品质的产能复制。随着产能释放速度加快,规模效益将进一步凸显。
未来,以瑞浦兰钧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中坚企业将通过原创性的技术创新、国际化的客户结构及产能部署、绿色安全韧性供应链的构建,领跑全球市场竞逐。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ochong1213)获得授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丹东网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巅峰设计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