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琛《齐记》,亦谓《齐地记》,残存的内容不多,大多出自《水经注》、《寰宇记》等文献的征引。
博昌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时、济二水。(《水经注·济水》)
博昌:博昌县,西汉置,属千乘郡,今山东博兴东南,东汉属乐安国。
(尧山),此山南有二水,名东西丹水也。(《寰宇记·青州》)
尧山:《三齐记》曰:“尧巡狩所登,故以为名。”丹水:亦丹河。《水经注》曰:“丹水有二源,各导一山,世谓之东丹、西丹也。”东丹水出昌乐方山,西丹水出临朐丹山。
(龙盘山),宋济南太守萧承之立祠于山上。 (《寰宇记·齐州》)
萧承之:字嗣伯,南兰陵郡(今江苏常州)人。南朝宋名将,齐高帝萧道成的父亲。
(石桥海神),始皇造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海神为之驱石竖柱,始皇感其惠,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曰:“我丑,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从石桥入海四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潜以足画神形。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转马,马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今验成山东入海道可广二十步,时有竖石,往往相望,似桥柱状。海中又有石桥柱二所,乍出乍入,俗云汉武帝所作也。(望海台),始皇欲渡海,立石标之为记。(蹲狗山),山极灵,刘宠微时途由此石,犬吠之,后为太尉。(《寰宇记·登州》)
石桥海神:在文登南六十里。望海台:在文登东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传始皇在成山垒石造此台望海。蹲狗山:在黄县(龙口市)西南三十里,山上有石如蹲狗。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烟台牟平)人,东汉时期宗室、大臣,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大豁山),卢乡城东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寰宇记·莱州》)
卢乡:在山东平度西北五十里。
(穆陵山),昔赐履南至于穆陵者,泰山南,龟山北,穆陵山是也。(委粟山),委粟山,孤立如聚粟也。(《寰宇记·沂州》)
穆陵山:在沂水县北一百九十里。《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委粟山:山东临朐东北二里。《水经注·巨洋水》: “巨泽又东北径委粟山东,孤阜秀立,形若委粟。”
不其城南二十里,有大劳山、小劳山,在海侧。(《太平御览》卷四十二)
下面是没署撰人的《齐记》,录于各类文献。
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史记索隐》卷四十六)临淄城西门外,有古讲堂,基柱犹存,齐宣王修文学处也。(《艺文类聚》卷六十三)
讲室:古讲堂,亦“齐之稷下”。《水经注·淄水》:(又北,京水、系水注之)。系水傍城北流,径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邹衍、淳于髠、田骈、接子、慎到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刘向《别录》以稷为齐城门名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门下,故曰稷下也。
莱山之阴有大石,其中有人出处,云是古圣人从此而出。(《初学记》卷八)
(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不夜城),在阳廷东南,盖古有日夜出此城,以不夜名,异之也。(《艺文类聚》卷六十三)
平昌城有井,与荆水通,有神龙出入焉,故名龙城。(《艺文类聚》卷九十六)
平昌城:《水经注·潍水》曰:潍水又北径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东北流径平昌县故城东。城之东南角有台,台下有井,与荆水通。物坠于井,则取之荆水,昔常有龙出入于其中,故世亦谓之龙台城也。
齐桓公冢在牛山,山西八里有仲父冢,葬於牛山之阿。(《北堂书钞》卷九十四)
齐桓公: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牛山:《寰宇记·青州》曰:牛山在临淄南二十五里。
高密县城西北十五里有厉阜,郑康成所葬。(《北堂书钞》卷一五七)
厉阜:《水经注·潍水》曰:潍水又北。昔韩信与楚将龙且,夹潍水而阵于此。水西有厉阜,阜上有汉司农卿郑康成冢,石碑犹存。郑康成: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史记正义》卷四十)
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城:古齐长城,在诸城南四十里。
古齐长城
(陶山),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号鸱夷子。间行止於陶山,因号陶朱公焉。后改曰鸱夷山,在今平阴县东。(《太平御览》卷四十二)
范蠡:字少伯,楚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人。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齐:春秋齐国。《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平阴县:《水经注·济水》:济水又北径平阴城西。《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侯沉玉济河,会于鲁济,寻湨梁之盟,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者也。杜预曰城在卢县故城东北,非也。京相璠曰: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
密州,本东武县,乐府《东武吟》即是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十)
东武县:《寰宇记·密州》云,诸城县,本汉东武县。
崂山东北五里入海有管彦岛,是黄巾贼帅管承后也。又曰:东牟城东有盘岛,城东北有牛岛,常以五月,海牛及海狸与鸟产乳其上。(《太平御览》卷七十四)
端愠牛岛上,常以五月,海牛产乳。海牛形似牛而无角,骍色,虎声,爪牙亦如虎。脚似鼍鱼,尾似鲇鱼,尾长尺馀。其皮甚软,可供百用。牛见人奔入水,以杖击鼻则得之。(《太平御览》卷九百)
琅琊台上有神渊,污之则竭,斋戒即出。(《太平御览》卷七十)
琅邪台:《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营丘,在临淄小城内,古以为齐室也。丘下周三百余步,高九丈,北厢下隆丈五,造井水深七丈余,井与地平。(《太平御览》卷五十三)
营丘:《史记》云“太公封营丘”。应劭云“尚父所封,陵亦丘也”。
城东有上祠山,上有石鼓。旧说云:“将有寇难则鼓自鸣,所以豫警备也。"(《太平御览》卷三三八)
高密郡有古断水处,因造鱼梁,岁收亿数,故号曰“万匹梁”。(《太平御览》卷八三四)
万匹梁:《郡国志》云,高密县西有郑玄宅,亦曰郑城。玄后移葬于厉阜,墓侧有稻田十万顷,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号万匹梁。
(阜山),此山是地肺,可以免三灾。(膠水),膠水出琅邪五驽山。(《寰宇记·潍州》)
阜山:即厉阜,高密市西北五十里。五驽山:《寰宇记·密州》云,膠山,一名五驽山,膠水之所出。在高密郡东南九十里。
(故反踪城),齐景公失马,寻踪遂失于此,故有反踪城。(《寰宇记·淄州》)
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时期齐国君主。
(女郎山),章侯有三女溺死,葬于此。(乐盘山),县有乐盘城,即平陵王与章丘侯饯送处,因名。(《寰宇记·齐州》)
平陵王:齐孝王刘将闾,齐悼惠王刘肥第八子。《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後一岁,孝文帝以所封悼惠王子分齐为王,齐孝王将闾以悼惠王子杨虚侯为齐王。”平陵王墓在章丘县东北二里。章丘侯:阳丘侯刘安。《水经注·济水》曰,汉孝文帝四年,以封齐悼惠王子刘安为阳丘侯,世谓之章丘城。
(成山),成山有牛岛,常于五月有海狸上岛产乳,逢人则化鱼入水。(明堂山),卢乡城东三十里有明堂山,与巨青山连,出乌头、天雄。(宁戚冢),东亭、西亭西北七十里有宁戚冢,因山为坟,俗呼鸣角阜。(《寰宇记·莱州》)
成山:汉武帝太始三年幸东海,作朱雁之歌,拜日于成山。宁戚:春秋卫人,齐大夫。
(柴阜),柴阜榛莽森然,云柴阜。(卢水),东武城卢水侧有胜火木,方俗多为铤子,烧之成炭而不灰,东方朔曰不灰之木。(《寰宇记·密州》)
东方朔:字曼倩,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