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丹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回复: 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A)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28 1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4个县和1个旗,总面积1.72万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千米。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21.4亿元,2021年末常住人口349.6万。亚欧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文明起源于大窑文化,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千米,在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蒙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
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当时呼和浩特属晋王辖区,为东胜卫所在地。并命朱棣惠妃的父亲皇亲把都帖木儿镇守塔滩。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
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汉蒙在这里互市友好。
清初,三娘子城焚毁。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
1914年建立绥远特别区,绥远都统驻归绥。
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绥远地区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后隶属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经过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对归绥城形成包围之势,1945年8月中国晋绥军区部队曾攻入归绥城内,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
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归绥。
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时,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驻察素齐)划归呼和浩特市领导。
1963年将土默特旗划归乌兰察布盟。
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
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呼和浩特辖4个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土默特左旗)。






①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北部。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是由清代建造的"绥远城"俗称"新城"而得名。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 ,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和山区645平方公里。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分水岭,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交界,南面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接壤,西面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毗邻。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城区常住人口为69.9万人
名胜古迹
新城区主要的名胜古迹有大窑文化遗址、古长城遗址、塔布罗陀汉墓及塔利古城、红山口摩崖雕刻、公主府、将军衙署、新城鼓楼、阜安门遗址、阿王府、满族民居、成吉思汗影视城等。
②赛罕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的市辖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东南,辖区总面积1025.2㎞²,也是呼和浩特市区中面积最大的市辖区。2012年总人口63.56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名胜古迹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③回民区:前身为归绥市回民自治区,成立于1950年12月19日,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城区。回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西北部,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共有回、蒙古、汉、满等23个民族,是一个回族聚居区。辖7个街道、1个镇。2012年回民区总人口40万,其中回族人口两万余人。
④玉泉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四大城区之一。地处呼和浩特市的中部,市区的西南部。东与赛罕区相邻,南和西与土默特左旗接壤,北与回民区毗连。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年平均气温6℃左右。玉泉区辖一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 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总面积 270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总数38.3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⑤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全境在北纬40°47′-41°23′、东经110°31′-111°53′之间。县境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最宽约60公里。县境东南部和南部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相连;西南和西部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毗邻;北部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接壤;东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交界。
哈达门高原牧场,位于魅力青城呼和浩特境内,呼和浩特--武川旧公路27公里处。景区集自然景观与民族特色文化主题于一体,是距呼和浩特市区最近的,以游牧文化为主题的游览胜地。主体建筑达林哈尔游牧古城,采用古代游牧民族的行宫布局。
⑥托克托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开发区腹地,是首府“一核双圈一体化”战略重点发展区。县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20万
⑦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接之过渡带。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地势由东南向西渐次低下,平均海拔高度1373.6米;境内以山地最多,滩川地甚少,整个地形是山、川、沟相间,山峦起伏,大体分为低缓丘陵区、低山丘陵区、五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冲积平原五大类型。
旅游景点
乌兰木伦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宏河镇境内,蒙语译为"红色的河"。草原总占地面积近66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年平均气温7℃,气候独特,夏季凉爽,极端最高气温32℃。平均降雨量430㎜,植被覆盖率85%以上。乌兰牧伦草原占据特殊的地理位置,北距呼和浩特11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140公里、南距山西忻州120公里,处于中国黄金旅游线路--晋蒙旅游线的节点上。国道209线从草原西侧擦边而过。
石峡口---山峡庄园位于清水河县石峡口生态风景区中心地带,东距山西忻州200余公里,南距109国道5公里,西距清水河县城28公里,北距呼和浩特市130公里。庄园东邻石峡口水库,西连石人背山,南依摇铃沟生态自然保护区,北靠原5411部队军火库。
⑧和林格尔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北靠呼和浩特市郊区、土默特左旗,西连托克托县,南接清水河县,东与凉城县、山西省左云县毗邻。面积3401平方公里。人口18.7万人,蒙古族0.76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17万人。辖1个镇、16个乡,172个行政村,791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新民街北党政大楼。
旅游
白二爷沙坝---位于大红城境内浑河南岸,是一块面积为12万亩的人造绿海。
南天门植物园---整个植物园占地158万亩,这里有古迹盛乐台,相传为北魏帝王的观景台。
盛乐百亭园---位于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南山之中,占地8平方公里。按照规化,全园分为生态观光园、盛都宫阙、百亭园、中华钱币坛、世纪村、民族风情园、宗教文化园、现代游乐园等八大景区。
蒙牛工业园----蒙牛的工业旅游主要是参观览游,以参观和游览为主要旅游形式,其中蒙牛液态奶生产线和企业文化对游客最有吸引力,为方便游览,蒙牛公司专门建成全封闭游览通道,有专职导游负责游客的接待、讲解和管理工作,把复杂的雪糕、冰淇淋等生产过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给游客,使游客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的全过程。
⑨土默特左旗:简称土左旗,呼和浩特市辖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40°26′-40°56′、东经110°47′-111°48′。北与武川县接界,南临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东与呼和浩特市区相连,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相邻。全旗东西最宽87千米,南北最长55千米,总面积2712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10年)。旗政府驻察素齐镇,距呼和浩特市区48千米。
地处内蒙古高原,北部为山地,属阴山山脉中段之大青山中部。属准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6.3℃,年降水量400毫米。境内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矿藏有石棉、煤、黄金、石灰石、石墨等。

位置境域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市区位于北纬40.48东经111.41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地区连接西北、华北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除天津、石家庄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
水文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为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0.177公里/平方公里。
方言
晋语,内蒙古西部区本地,张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回民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的讲晋语的大同-包头片方言。
呼和浩特普通话,简称呼普,新城话,属北京官话,是带有本地话口音的普通话。
蒙古语,标准蒙古语,即内蒙古察哈尔土语,正蓝旗方言。
特产
奶酪:奶酪俗称“酪蛋子”,分生奶酪和熟奶酪两种,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奶食品。
呼呼尔:呼呼尔即鼻烟壶。牧民男子腰间常系着鼻烟壶,它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脑,又是一种特殊的“名片”。 鼻烟壶上面的图饰多源于蒙古人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特色。
马奶酒: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是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传统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
传统皮襄:传统皮襄是蒙古人日常盛酒、奶的容器。皮囊酒壶是精选内蒙古草原天然优良牛皮,全手工。技师将牛皮抛光或起毛,再经过几十道加工工序,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是蒙古族牧民日用品之一。
蒙古刀:蒙古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
风景名胜
呼和浩特市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之一。有战国赵、秦汉、明朝的古长城;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有见证胡汉和亲、被誉为民族团结象征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黄教寺庙大召。有清朝管辖漠南、漠北等地的将军衙署;有现存中国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标注的天文石刻图的金钢座舍利宝塔;有辽代万部华严经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府;有号称“召城瑰宝”的席力图召。境内还有哈达门高原牧场、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塞外西湖”哈素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丹东网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巅峰设计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